
项目拿地后36小时“四证联发”,顺利破土动工。陈欢 摄
去年12月,总投资达140亿元的三大海上风电项目落地徐闻;今年9月,徐闻县再度入选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10月18日,湛江徐闻200MW/400MWh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在拿地后36小时完成“四证联发”,得以破土动工,创造了“徐闻速度”,成为徐闻县首个“拿地即开工”的项目。
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徐闻喜讯频传,蹄疾步稳,而项目落地的效率与地方护航发展的决心紧密相联。近年来,徐闻县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绿色能源、海洋经济、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办事效率,为企业投资和新能源板块注入了强劲的信心。
●南方日报记者 陈欢 通讯员 周仁海 邓堪庆
发力零碳,变“废弃绿电”为稳定能源
站在新寮岛眺望徐闻东部沿海,一座座矗立海面的风电设施构成连片的“绿电森林”,每年将数以亿计的绿电输送至雷州半岛。作为湛江新能源发展的前沿阵地,徐闻县总装机容量达537万千瓦,占湛江全市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的70%,年发电量超100亿度。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超150万千瓦。
据了解,目前广东海上风电并没有配套储能系统以平滑出力波动达到稳定送电,由于电网结构和用电负荷特性的影响,导致大规模海风不能百分百消纳,部分区域和时段的绿电会被丢弃造成浪费,同时由于风电出力随风波动较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和质量都有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徐闻县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新型储能方案应运而生——200MW/400MWh时的高压级联全液冷磷酸铁锂储能系统。
新型储能电站的“新”要解决哪些问题?湛江天转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郑赟介绍,目前新型储能系统的路线很多,其中在近年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以往抽水蓄能等老技术路线,能提升转换效率、使用寿命,并减少选址条件约束等问题。
据介绍,相比于传统的储能方案,独立共享储能电站更像是一个“共享充电宝”,能链接徐闻发展中的多元需求,如助力风光新能源消纳、服务地区生产生活用电、参与电网应急调控与辅助服务等。此外,独立储能系统能够提升电网的抗灾、应急和“自愈”能力,增强电力应急保供能力,为徐闻应对台风等极端天气提供有力支撑。
“该项目是全省范围内第一个配套大规模海上风电的新型储能电站,从物理上也是首个与所配套海上风电捆绑连接送电的大容量独立共享储能。”郑赟表示。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区域电网的稳定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为徐闻乃至湛江地区的高耗能产业、数据中心、港口物流等提供灵活、可靠的储能服务,进一步强化徐闻在粤西能源枢纽中的地位。
立闻立办,部门“接力跑”变“并排跑”
项目快速落地,产业加速集聚,背后是徐闻县对护航发展的决心。据悉,项目从年初立项到动工历经9个月,最终实现“拿地即开工、拿地即交证”,背后是多部门“多手联弹”,奏响了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的协奏曲。
项目启动前,徐闻县发改局牵头制定项目前期工作清单,将立项备案、规划选址、土地利用等关键环节全部纳入清单管理,明确责任单位与完成时限,为后续审批提速奠定坚实基础。
结合徐闻县国土空间规划和能源发展规划,提前划定储能项目优先布局区,避免后期调整带来的时间成本。同时,整合国家、省、市关于储能项目的电价、补贴、金融支持等政策,形成“一项目一政策包”,提升企业投资信心。
在项目落地期间,徐闻县政府统筹各相关部门“并联”审批,集成推进项目全流程手续办理。在立项备案环节,实行“容缺受理+并联预审”;在能耗审查环节,推行“精准辅导+快速审批”。此外,建立“日跟踪、周调度、月总结”推进机制和“项目助力”专项服务,对重大事项召开专题会议高位协调,确保问题“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耽搁”。
徐闻县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加快项目投产步伐,县政府协调各部门专题研究企业项目落地办法,把审批过程中的“等项目审批”变为“做项目审批”,把项目“挂牌期”变为“预审期”,减少中间环节,将各股室职能由“接力跑”变为“并排跑”,将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事项从“后置审查”转变为“前置服务”,将材料审查环节前置到土地挂牌30天公示的“空档期”,由相关审批部门提前介入辅导,及时给出意见。
最终,项目在10月15日拿地当晚完成《不动产权证》核发,实现“拿地即交证”,次日上午仅用半个小时完成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核发,县住建局同步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实现拿地36小时“四证联发”。
“靠前服务”,催生“徐闻速度”
“此次顺利‘拿地即开工’,关键就在于多部门化被动为主动,靠前服务企业,提前列出清单引导企业落地项目,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徐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郑立新说道。
从项目落地的各个流程和机制中也不难看出,在“徐闻速度”的背后,“靠前服务”是关键词,贯穿着“立闻立办”的全过程。
郑立新介绍,正常情况下,部门内一个证件审批办理要7个工作日,如果是企业自己上门提交,其中有遗漏或者材料提交错误,还要返回去重新申请,又重新经历7个工作日,如若不提前介入服务,不知道需要多少个“7天”。通过主动服务企业,原本7天的时间最终节省到了1天以内。
郑赟直言,项目开发前期,由于2025年投产要求的急迫性,担心在土地收储财政资金保障、挂牌拍地和合法合规开工许可办理效率上有影响,但是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对标大湾区高标准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各部门和相关企业对本项目的落地达成高度共识,最终破除万难,实现“拿地即开工”。

开工仪式现场。陈欢 摄
原文链接:https://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510/23/content_10150864.html?from=weChatMessage